MOS 管的多种驱动电路类型
出处:网络 发布于:2025-05-13 14:34:24 | 299 次阅读
电源 IC 直接驱动

电源 IC 直接驱动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驱动方式,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参数及其影响。首先,要查看电源 IC 手册中的最大驱动峰值电流,因为不同芯片的驱动能力往往存在差异。其次,需要了解 MOS 管的寄生电容,如 C1、C2 的值。寄生电容越小越好,因为如果 C1、C2 的值较大,MOS 管导通所需的能量就会增多。若电源 IC 没有足够大的驱动峰值电流,管子导通的速度就会变慢,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推挽驱动

当电源 IC 的驱动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推挽驱动。这种驱动电路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电流提供能力,快速完成对栅极输入电容电荷的充电过程。虽然这种拓扑结构会增加导通所需的时间,但可以减少关断时间,使开关管能够快速开通,并且避免上升沿出现高频振荡。
加速关断驱动

MOS 管通常遵循慢开快关的原则。在关断瞬间,驱动电路需要提供一个尽可能低阻抗的通路,以便让 MOSFET 栅源极间电容电压能够快速泄放,确保开关管能够迅速关断。为了实现栅源极间电容电压的快速泄放,常常会在驱动电阻上并联一个电阻和一个,如上图所示,其中 D1 一般采用快恢复二极管。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小关断时间,还能降低关断时的损耗。Rg2 的作用是防止关断时电流过大,避免烧毁电源 IC。

上图是一个实际应用过的电路,已经量产至少上万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推荐使用。利用来泄放栅源极间电容电压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果 Q1 的发射极没有电阻,当 PNP 三极管导通时,栅源极间电容会被短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电荷放完,最大程度地减小关断时的交叉损耗。此外,栅源极间电容上的电荷泄放时电流不经过电源 IC,还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隔离驱动

为了满足高端 MOS 管的驱动需求,常常会采用驱动。其中,R1 的目的是抑制 PCB 板上寄生的电感与 C1 形成 LC 振荡,C1 则用于隔开直流、通过交流,同时还能防止磁芯饱和。
上一篇:揭秘采样保持电路图设计的奥秘
下一篇:稳压器构建指南:实际电路案例解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tgdrjb.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