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极差分输入的单电源 200kHz VFC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 发布于:2024-07-11 16:24:40
近四十年前(在他的《高性能电压频率转换器设计》中),的模拟大师 Jim Williams 列出了电压频率转换的五种基本技术。他列出的个被称为“明显的”技术是“斜坡比较器”类型。由于我一直是显而易见的忠实粉丝,因此图 1中显示的简单 VFC是该基本主题的变体。它适用于从单个轨运行,具有方便灵活的差分双极输入,并且在高达 200 kHz 的频率下运行时具有可接受的线性度。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
Ic2 = (V1 – V2)/R1 = 100?A(V1 – V2)
非反相输入 V1 的范围为 0 至 (2 – V2),具有相当高的输入阻抗 (>1 TΩ) 和低偏置电流 (10 pA)。反相输入 V2 具有较低的阻抗 (10 kΩ),但可接受的电压范围从正 V1 到负 (V1 – 2)。如果仅使用一个输入,则另一个输入应接地。零点偏移约为 200 ?V (0.01%)。
如图2 (黄色线)所示,Ic2 将 1 nF 定时 C1 从其复位电压 3.5 V 降至电压参考 U1 提供的 2.5 V 触发电平。执行此操作所需的斜坡时间如下:
T = C1(3.5 – 2.5)/Ic2 = C1R1/(V1 – V2)
= 1nF 10k/(V1 – V2) = 10?s/(V1 – V2)
Fout = 1/T = 100kHz (V1 – V2) < 200kHz
比较器 A1 的反相输入连接到 C1,而其非反相输入则监视 2.5 V 参考。当 Vc1 斜坡下降到 2.5 V 时,将引发一系列(相当快的)事件。
首先,A1 的输出向 5 V 过渡,以 30 V/?sec 的速度在约 160 ns 内完成转换,通过C4的正反馈可提高速度。这在 Fout 上提供了一个输出脉冲(图 2 绿色轨迹),并打开 Q3 以开始 C1 的斜坡复位充电。同时,C3 将 Q3 的输出耦合到 D1,反向偏置并暂时将 Ic2 从 C1 转移,从而产生图 2 黄色和红色轨迹上看到的有趣的小平点。稍后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C1 的充电电流通过 Q3 的发射极流向 Q1 的基极,使 Q1 进入饱和状态,准确地将 R3 的顶端拉至 +5 V,从而将 A1 的非反相输入(引脚 5)拉至2.5(R5/(R3 + R5)) + 2.5 = 3.5 V(图 2 红色轨迹)。C1 充电持续进行,直到 A1 引脚 5 达到引脚 6 的 3.5 V,此时 A1 切换回 0,关闭 Q3(速度很快,因为 Q3 永远不会饱和)并完成 Fout 脉冲。
同时,Q3 的关断已从 Q1 中移除基极驱动,使其从饱和状态恢复(大约需要 500 纳秒,主要包括存储时间)、关断并释放 R3。这允许 A1 的引脚 5 返回到 U1 的 2.5 V 参考电压,等待下一个超时和 VFC 周期结束。
它还将斜坡复位期间在 C3 上积累的积分 Ic2 电荷通过 D1 转储到 C1 上。因此,D1 C3 电路特性可消除积分非线性误差,这种误差通常会因斜坡复位间隔期间电荷丢失而困扰斜坡比较器 VFC。Williams 在其斜坡比较器拓扑分析中就此缺陷提出了建议:“这种方法的一个严重缺点是电容器的放电复位时间。积分中‘丢失’的这个时间会导致严重的线性误差…… ” D1 C3 连接可防止这种非线性,允许 Ic2 积分在斜坡复位期间不间断地继续进行,因此不会“丢失”时间
上一篇:了解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之间的差异
下一篇:智能电源模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tgdrjb.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深入探究 LDO 的砖墙限流与过流关断保护机制2025/6/26 15:50:56
- 硬核收藏!10 个硬件设计必备经典电路全解析2025/6/26 15:36:05
- 48V/54V 转内核电压新突破:一步转换方案深度剖析2025/6/24 16:08:52
- 深入解析开关电源 PWM、PSM、PFM 三种模式的原理与应用2025/6/24 15:47:08
- 全面解析反激电源与充电器:从基础原理到进阶应用2025/6/23 15: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