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出处:张飞实战电子 发布于:2022-11-15 16:15:30
1、提高电源频率;
2、减小极板厚度可削弱边缘效应。
电容传感器中一些量的变化范围在变极间距离的电容传感器中,由于减小极间距离可以提高灵敏度,多用来测量微米级的位移,一般极板间距离不超过1mm,位移量应限制在间距的1/10范围内;在变极板工作面积的传感器中,可以测量厘米级的位移。
在电容传感器中,正确选择电容的大小是很重要的。合理的设计既可以使传感器满足测量范围的要求,又可以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误差。
一般其电容的变化在103PF~104PF范围内,相对值ΔC/C的变化则在10-6~1范围内。电容元件输出阻抗一般在108Ω~106Ω,该数值还与所采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有关。为了减小绝缘电阻的影响和提高灵敏度,电源频率一般采用在50kHz以上,但是采用高频电源使信号放大、传输等问题比低频时复杂的多。
分布电容的影响问题:电容传感器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分布电容电容量与传感器电容量相比不仅不能忽略,而且影响还极其严重,其后果是造成传输效率降低、灵敏度下降、测量误差增加及稳定性变差。近几年来,对此问题有了新的解决途径。
其中“整体屏蔽法”就是一例,以差动电容传感器为例,说明整体屏蔽法,在下图中,CX1、CX2为差动电容,U为电源,A为放大器,整体屏蔽法是把整个电桥(包含电源等)一起屏蔽起来,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接地点的合理设置。
采用把接地点放在两个平衡电阻R1、R2之间与整体屏蔽共地,这样,传感器公用极板与屏蔽之间的分布电容C1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并联,从而可把C1视作放大器的输入电容。
由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有极大值,C1的并联也不希望存在,但它只影响灵敏度而已,另外两个分布电容C3、C4并联在桥臂R1、R2上,会影响电桥的初始平衡和整体灵敏度,并不影响电桥的正常工作。因此,分布参数对传感器电容的影响基本消除,整体屏蔽法是解决电容传感器分布电容问题的很好方法,缺点是使结构复杂。
非线性问题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相对输出表达式为:
1、近似线性处理:即取上式右边项近似,有:
上述两种近似产生的相对非线性误差为:
上一篇:详解电流传感器技术
下一篇:采用电流传感器优化光伏系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tgdrjb.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运动传感器简介:PIR、倾斜、力等2024/11/15 16:40:23
- 声音传感器的简单输入/输出系统2024/11/8 16:52:46
- DHT11传感器简介及数据传输过程2024/3/20 17:23:57
- 什么是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优缺点2024/2/26 17:15:41
- 使用细铜线作为集成传感器和加热器进行温度控制2024/2/18 16: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