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以及运用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 发布于:2017-05-02 17:11:02
图Z0303(a)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
(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图Z0303(a)中Rf、Cf、Re1是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元件,故Rf、Cf、Re1是反馈元件,它们组成反馈网络,引入级间反馈。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来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故为电压反馈;二是令Uo = 0,因Uf由Rf、Re1 对Uo分压而得,故Uf= 0反馈消失,所以为电压反馈;
(3)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由图Z0303(a)可以看出:Ube = Ui - Uf 即输入端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相迭加,故为串联反馈,也可令Ui=0,此时U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
(4)判别反馈极性。
假定Ui为+,则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o为+,经Rf与Re1 分压得到的Uf也为+,结果使得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
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任何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不稳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将通过反馈网络立即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与前一变化相反的有效输人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得到削弱,输出电压便趋于稳定。
可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具有了自动调节能力。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3、内阻对串联反馈效果的影响
由上面的讨论可见,对串联反馈Ube = Ui - Uf ,显然,UI越稳定,Uf 对Ube 的影响就越强,控制作用就越灵敏。当信号源内阻Rs = 0时,信号源为恒压源, Us就为恒定值,则Uf的增加量就全部转化为Ube 的减小量,此时,反馈效果强。因此,串联反馈时,Rs 越小越好,或者说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小的场合。
4、放大倍数及反馈系数的含义
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Xi = Ui, Xo = Uo,Xf = Uf 故:
AUf、FU,分别称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和电压反馈系数。
电压串联负反馈是什么意思
反馈
通常放大电路讨论的是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音的关系,只涉及到了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的控制作用,这称作放大电路的正向传输作用。而当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也可能对输入信号产生反作用时,这种反作用就叫做反馈。
反馈可以分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也可以根据反馈对净输入信号的不同影响,分成负反馈与正反馈。常按后者来分,判断正负反馈的方法是瞬时变化极性法。
负反馈的组态
将反馈通路看成是一个双口网络,从输入求和看: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从输出取样看
1电压反馈 是一种电压取样,这时反馈信号是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即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
2电流反馈 是一种电流取样,这时反馈信号是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即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正比。
由于反馈网络在放大电路输出端有电压和电流两种取样方式,在放大电路输入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求和方式,因此可以构成四种组态(或称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即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定义
取输出电压,通过反馈网络将其变换成反馈电压,反馈电压与输入电压串联加到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常框图为:
(a) 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b) 是它的一个实际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
特点: 电压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 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恒压输出特性。综合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入恒压与输出恒压的特性,可将其称为压控电压源。
1. 反馈电压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因而,当输出短路时反馈消失。即为电压负反馈。
2. 输出电压趋向于维持恒定。无论反馈信号以何种方式引回到输入端,实际上都是利用 Vo本身的变化,通过反馈网络对放大电路起自动调整作用。
3. 输入端用电压求和方式反馈对输入信号的影响:Vd=Vi-Vf。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tgdrjb.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全面揭秘电源原理图:各元件功能深度剖析2025/7/2 15:24:04
- 深入探究 LDO 的砖墙限流与过流关断保护机制2025/6/26 15:50:56
- 硬核收藏!10 个硬件设计必备经典电路全解析2025/6/26 15:36:05
- 48V/54V 转内核电压新突破:一步转换方案深度剖析2025/6/24 16:08:52
- 深入解析开关电源 PWM、PSM、PFM 三种模式的原理与应用2025/6/24 15:47:08